close
商業周刊
用一炷香時間學百年製香功
本篇文章摘自:alive優生活 alive 176期:作坊小旅行
作者:施穎瑩
 
 
  拜拜用的細香,簡直是練過武功的人才做得成。

不到製香現場,很難知道拜拜用的細香,簡直是練過武功的人才做得成。

嘉義縣新港鄉新興製香廠的製香師傅涂桎嘉,十七歲入行,近三 十年來每天與土黃色香粉為伍,鼻腔總有粉末,被戲稱為全世界最會挖鼻孔的人。去年,新興製香廠創辦人陳文忠又開辦了可以參觀的「香藝文化園區」,涂桎嘉改 至園區製香,每天就像檳榔西施般坐在玻璃小屋內,任人觀賞,訪客目光全聚焦在他手中一把把的香枝,他還得邊做邊說。

這位曾經當過業務員 的師傅,口條一流,但他可不只是說得一口好香。製香過程中,最重要是展香、掄香、(扌切)香這三個環節,必須依著順序重複做三遍。但看他輕而易舉的,兩手 虎口互握,將香枝對整齊後,再用左手五根手指頭一把捉住約兩斤重的香枝。接著,涂桎嘉以右手拇指加食指,旋轉壓緊香枝,如同伸展一把大扇,漂亮完成展香動 作。

接下來就是上粉時的掄香。師傅把香料粉末分兩堆,因為粗粉不易沾黏,所以上此類粉在先(檀香或沉香),再上細粉(中藥材、黏粉),才能使整枝香均勻沾上兩種粉末,點燃時散發的香味才不會只有中藥味。涂桎嘉說,這就是手工製香的魅力,絕對是機器無法辦到的勻稱。

最 後的(扌切)香,更讓人嘆為觀止。當香枝與纖維製的大圓盤容器碰觸產生彈力時,會發出「澎」的聲音。接著,右手順勢推香枝兩下、做滾圓的磨擦動作,就有 「恰恰」的音調,香枝則在旋轉中抖掉多餘粉末。只見涂桎嘉不停的舞動一大把香,陶醉的神情,彷彿真的與香跳起了「澎恰恰」,完成這動作之後現場觀眾無不鼓 掌叫好。

當眾遊客離去後,現場回復平靜,師傅們不必再講話,但仍是繼續製香,手工藝是懈怠不得的。

涂桎嘉將這套動作重複了三十年,以多年經驗歸納做香三部曲:第一要學會正確的操作;接下來就是練速度,一位合格師傅每天要生產一百台斤的香。最大的要領則是:練柔而不用蠻力,涂桎嘉也是這兩年才領悟到如何更省力,重點就是旋轉香枝時要稍微頓一下,手腕的力量才會出來。

現在的他即使做上一整天,手腕關節都不覺累,就像太極般以柔制剛。你說,厲害的製香師可不是與會武功的人差不多?

一炷香,不過燃燒六十分鐘,卻有如此大學問。

香 藝創辦人陳文忠當年踏入這一行,才發現所學太少,光是檀香與沉香就細分數十種,而製香所用的香料更多達三、四百種,肉桂、花椒、扁柏、楓香、大黃、當歸等 等,全可以成為香的原料。陳文忠沒有世襲老店的光環,只得靠自學,於是四處尋找古書古方、向老師傅求教,摸索三年多之後,終於學會繁雜的中藥材香料複方配 法,如今已經研發出七十幾種香。

光是將茶葉入香,陳文忠便費了好一番工夫。光是找對的茶品種,就試驗了十幾次才成功。他曾經試過烏龍茶、鐵觀音,都沒有茶香味,燃燒時反而變成炭烤的怪味,最後才發現綠茶最適合。

如今製香產業沒落,陳文忠繼而開創香藝園區,希望讓人直接看見手工製香之美、重新接納它,讓這夕陽產業再創現代新應用。除了製香過程,走進這台灣唯一以「香」為主題的文化園區,世界各國與香有關的典故與文化、香的各種樣貌,也能欣賞。

在這兒不只有宗教用香,吸引小孩的各式造型手捏香以及年輕一輩喜歡的生活用香,也來增添味道。

例如,不必拜拜平常就能點的、由檀香木、沉香木製成的環香、三角小椎柱香;以香腳染色浸泡精油、做成散發玫瑰香或麝香的香燈;或是,加上大葉楠樹皮粉做成的香粉塊,會變成黏性極佳的陶土,訪客可以自己捏出公仔,不必經過窯燒,自然風乾即成。

除了DIY製作香料公仔,參觀者還可以打開骨董藥櫃抽屜,找尋自己愛的香味,搭配組合成隨身香囊,手作中就不斷明白了香的知識。香藝還規畫「香料香草生態園區」,種植沉香、檀香、肉桂等等,讓訪客見識原料真面目。

園區同時提供香草養生套餐和住宿,讓人全方位吃進香味、住在香裡,真是一枝香,一世界。

我在採訪時有機會特別體驗了展香的動作──光是用每根指頭一把捉香、再將其展開,香枝早已不知在何時掉滿地,更由衷佩服有練過的製香叔叔,再也不會覺得一枝小香只不過是沾沾香粉就可成的小玩意兒了。

*香功九式

一、沾水
竹枝沾水時,利用竹片量度香腳位置。

二、沾黏粉
將沾濕的竹枝撲撒具有黏性的大葉香楠樹皮粉。

三、浸水
將已上黏粉的香心散開,打底浸水。

四、展香
用雙手轉動,把香展成扇狀、上香料粉。

五、掄香
轉動香枝,令香粉均勻附在上面。

六、(扌切)香
利用手腕力道,令整把香枝互相摩擦,搓成圓形。

七、曬香
隔天早上曬到六成乾。

八、染香腳
用桃紅色或紅色染料染香腳。

九、曬香腳
繼續曬到全乾,約一個下午之後就可以拿去秤重包裝。

*【典】一炷香 千年情

中 國人用香,以焚燎法祭祀天地、祖先的習俗有關,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可窺知。焚燒的物件不僅有植物香料,還有動物;膏脂、器皿等。焚香習慣則受佛教行香文 化的影響。至北宋(西元10世紀)文風興盛的時期,文人除專精於琴棋書畫,品香、插花、鬥茶、掛畫這四件事,也成為文化社交圈評定生活品味的標準。

台灣則在清初引進製香業,康熙、乾隆年間移民大增,製香業隨之興盛。但今日盛極而衰,只剩下不到兩百家,有的還兩、三家共用一位製香師傅。(文‧施穎瑩)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有許多東西看似簡單,但是看了這篇文章的採訪,祭拜祖先的香,也有這麼大的功夫阿,所以不要太小看我們老祖先傳承下來技藝.當我們用香祭祀祖宗時,

也別忘了感謝這些製香的師傅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雄師傅 的頭像
    小雄師傅

    百年傳承,製香工坊

    小雄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